白洁第一章东西问·名家坊|唐纳德·沃斯特:建设生态文明,中西方需要彼此

白洁第一章 2024-06-03 21:33:05 来源: 原创

第1 老师白洁高义被林丹邀请打球女孩理科689分

第2 白洁王乙【明日方舟×中国航天神舟传媒】“宿于繁星”限时活动宣传PV

第3 公媳合集江西分数线

第4 老王头的幸福晚年张倩倩台湾 TVBS 民调显示柯文哲支持度为 33% 超过赖清德暂居第一,如何看待这一民调结果?

第5 肥肉合集死亡预告!葛优卷入禁忌之恋?《编辑部的故事》P2

第6 老卫淑容俄罗斯成立专门机构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第7 黄蓉合集欧盟同意对俄实施最新一揽子制裁,第三国对俄出口或遭惩罚

第8 多人轮换【散人】恐怖悬疑《本所七大不可思议》 怪谈诅咒战争(已更新至P5)

第9 扒灰小说5 月 CPI 同比上升 0.2%

第10 白洁李倩今年中秋国庆休八上七

  中新社北京6月3日电 题:建设生态文明,中西方需要彼此

  ——专访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美国环境史学家唐纳德·沃斯特

  作者 王肃宁 王宗汉

  生态学——这一诞生于19世纪的理论学科正在今天的世界引起更加强烈的关注与文化共鸣。何为生态学?生态文明建设如何牵动中国与世界?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美国环境史学创始人之一的唐纳德·沃斯特(Donald Worster)教授近日就此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他指出,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应对物质环境变化时,尝试做出的文化回应。生态文明的建设,需要中国与世界共同实现。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何为生态学?生态学对人们的自然观念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唐纳德·沃斯特:“生态学”这一概念来自查尔斯·达尔文。达尔文认为,自然自身创造了万物之间的联系,并使这些联系得以运行。

  我认为,对于地球在这个浩瀚宇宙中展现出的独特与美丽,人类没有足够的认识。而达尔文则意识到了这一点,感叹地球是一个“奇迹”(miracle)。而人类,只是这个生生不息的地球的重要部分,且无论人类存在与否,自然的演化都会不断延续。达尔文之后的生态学家,更多看到的是生态系统中各部分的相互关联。

  生态学与自然万物相关,人们需要找到维系相互间关系的方法。所以,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尊重自然科学的前提下,在应对物质环境变化时,尝试在文化层面做出的回应。

  建设生态文明超越不同的社会制度,对现存环境问题提供了不同的解决方案。其较少受人类中心主义的限制,追寻关于地球上所有生态系统与物种的知识,唤醒人们对于自然万物及对自然本身的责任。

唐纳德·沃斯特(Donald Worster)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蒋启明 摄

  中新社记者:中美学界在生态领域的研究现状如何?

  唐纳德·沃斯特:目前,在环境史、生态学等相关领域,美国投入了大量资源,拥有很多人才。据我了解,中国正对环境科学、环境资源和土地保护等研究领域加大投入。

  中国对待生态文明的观念令人印象深刻。了解地球的运作方式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一环,但这需要大量的资源投入,无论是生产经营还是教育教学,都需要很多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中国正在这些方向持续努力,我对此非常期待。

  中新社记者:您即将出版的新书《欲望行星:人类时代的地球》中着重提到“生态+文明”,称在过去20年间,新的生态文明愿景在中国得以发展,且比其他任何地方都要显著。您如何看待中国保护环境、存续中国独特文明的做法?

  唐纳德·沃斯特:中国正在做一些好事。比如,当今的中国正在探索农业可持续发展,美国和其他国家也都正在这方面努力。实现可持续性需要各种尝试。

  在过去的20年间,新的生态文明愿景在中国的发展比其他任何地方都要显著。虽然“生态文明”的概念源于西方,但是,在哲学、诗歌、科学与技术中,中国自身关于生态文明的思想资源(intellectual resources),可以上溯数千年,这些文化财富赋予了中国生态文明愿景的独特性与创造性。

中国三江源国家公园水鸟栖息。马铭言 摄

  中国人总是说,接受矛盾,而后求同存异。保护中国的环境,存续中国的独特文明,与此同时,推动文化与物质改革向更高水平发展。在这种思想中,“生态”占据重要位置。中国最高层将“生态文明”的愿景变为中国未来的基本要旨并写入宪法,令中国成为迄今为止,世界上唯一一个致力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

  如果中国希望见证一种生态文明生根发芽,那它需要更加熟悉过去一个世纪中,那些为技术文明提供了精辟诊断的西方哲学家。与此同时,我们这些生活在西方的人,也需要对中国自身的传统更加熟悉,对中国关于责任与道德的思想更加熟悉。我们需要彼此。

  中新社记者:传统的生活方式是否有益于建设生态文明?

  唐纳德·沃斯特:我不是一个传统主义者。我们不能回到过去,只能一步步向前迈进。对于当今社会而言,人类必须注重将所居住的城市建设得与现在不同。

  对于这个问题,我喜欢用“可持续的”(sustainable)一词进行回答。尽管没人知道它的确切定义——因为每个人心中对这个词都有自己的定义,但这无伤大雅。我们会通过对话找出如何创造一个可持续的、繁荣的生活方式。这是我们在面对地球上出现的各种生态危机时应该去做的,而非回到过去的生活方式。

  中新社记者:过去百年间,世界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人类正面临生态危机。这些问题的根源是什么?

  唐纳德·沃斯特:我在《欲望行星》中提出,人类面临的所有生态问题都来源于自身欲望。世界历史翻开第一页的时候起,就没有一个历史时刻能拥有完美的生态,但近年来,人类之所以面对各种严峻的生态问题,归根结底,是因为我们向自然索求得太多。

唐纳德教授新作《欲望行星》。受访者供图

  不可否认,人类有着各种各样的欲望。但人类应该学习控制、调节这些欲望,以期与外部世界达到和谐。我非常喜欢中国的“小康”(moderate prosperity)概念,其中有着和谐的意蕴。

  尽管做到这些很难,但我仍对此充满信心,我希望中国可以向世界展示如何做到这一点。

  中新社记者:生态文明建设,需要重视对人观念的塑造。对此您怎么看?

  唐纳德·沃斯特:单纯通过某条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条文,对于人观念的改造毫无意义。建设生态文明是世界上所有人应该做的事,应该如同围坐在一张圆桌旁那样进行讨论与思考,因为没有人知道“生态文明”的确切含义,每个人心中都有着不同的愿景。

  生态文明的研究与学习应是全世界各地科学教育的一部分,科学是时刻变化的,所以这种教育应采用开放的形式(in an open way)。生态文明建设不可能以强制的方式实现,应当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

  中新社记者:当今国际政治经济局势复杂,但是国际普遍对气候领域合作保持积极态度。您怎样看待全球气候治理的互动与合作?

  唐纳德·沃斯特: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人类改变对环境的态度。我相信我们能够做到这一点,但这并非通过某个或某些国家就能实现。不同的国家与文化,对于解决气候问题有着不同的主张与诉求,但求同存异理应成为各个国家的共识。

  主导未来的,应是那些拥有新观点并能将其付诸实施的“发言人”(spokesperson)。因为我们对未来充满了未知,解决问题的答案可能在任何领域。基于此,我们应该迈步向前,寻找更多更新的技术。保持开明与耐心,才能聆听到每个人对于生态问题的解决方案。

  谈到“可持续的”(sustainable)一词的定义,我曾提到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我们需要对话,共同找出所有人都认同的方法,建设一个可持续的世界。

  气候变化是一个全球性问题,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单独应对解决,合作是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关键。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独自开启人类的未来。各国需要加强合作,共同制定政策和措施。这也是我持续到世界各国讲学的原因——人类的未来在于全世界的互动与对话。(完)

  受访者简介:

唐纳德·沃斯特(Donald Worster)。蒋启明 摄

  唐纳德·沃斯特(Donald Worster),美国堪萨斯大学赫尔杰出教授(荣休),美国人文与科学学院院士,环境史学的创始人与领军人物之一,剑桥大学出版社“环境与历史研究”系列丛书创始主编,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名誉主任。

  主要著作包括《自然的经济体系:生态思想史》《尘暴》《帝国之河:水、干旱与美国西部的成长》《自然的财富:环境史与生态想象》等。曾获1980年美国史学界的班克罗夫特奖、1997年世界生物资源保护协会杰出成就奖、2004年美国环境史协会杰出成就奖、2012年美国历史学会终身成就奖等数十项奖项。

推荐内容

精彩推荐

产品推荐

计算机的哪些学科是被建议在本科阶段学掉的?
¥
268.00
4.9分
梅西看演唱会被认出
¥
1399.00
4.9分
美海岸警卫队炮舰过航台湾海峡,中国海警舰艇对其全程跟监警戒,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
49.00
4.8分
妇联回应男孩躲窗外被打跳下楼
¥
1469.00
4.5分
武大将打击“黄牛违规入校”行为
¥
198.00
4.9分
分考生妈妈建议家长不要把全部精力投入孩子
¥
3299.00
4.9分

最新评论

天天健康
高考成绩超预期母子二人喜极而泣| 答主楚云卿原创诗句「入选」诗经| 特斯拉市值蒸发近475亿美元| 在山里不认识的东西不要乱碰